2023年7月10日
中国县域经济报刊发文章
《“樊城实践”走出共治新路》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强调了要构建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推进强县工程,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积极将群众及各类社会组织凝聚起来。
去年8月,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出台了《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试点方案》。近一年来,樊城区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湾组治理中推行群众自治,在社区党建中开展志愿者活动,在商圈管理中推动商户“多元共治”,探索出了党群“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方法和机制。
“四子同力”探索乡村善治新模式
樊城区牛首镇花园村深化党建引领,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出实招“抓实湾子、搭好台子、结好对子、紧联游子”,“四子同力”优化乡村治理。
花园村党总支书记林伟介绍,花园村坚持问计于民,已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开展“幸福夜话”“长板凳说事会”“农家屋场会”等会议40余场次,围绕重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共谋发展。全村筹集资金30余万元,村民投工投劳2万余人次,实施了村路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去年年底,村内的“襄西月季苑”农家乐因经营不善面临停业。经多次村民议事大会,投票决定由村委会接管农家乐,十余位村民以土地、技术等方式入股,进行产业开发。如今,这家农家乐已被打造为多功能的田园综合体,颇受游客欢迎。通过共建,花园村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带动70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6000余元。
“共建家园”
便民服务促共治共享
水星台社区租户多、老人多、特殊群体多。针对此状况,社区党委积极组织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以理念宣传、意见收集、居民会议等方式深化决策共谋;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共治共享,实现“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定、居民办、居民管”。
水星台社区党委从增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入手,将“致居民的一封信”写为“水星家书”,将“居民意见”称为“家人来信”,营造社区“大家庭”氛围。
有了“家”的认同感,社区居民“想为这个家做点事”的想法日渐强烈。社区党委通过对居民需求和服务意愿的分析梳理,引导社区志愿者根据自身特长开展“从头爱你(爱心理发)”“银发巡逻队(平安巡逻)”“童伴妈妈(关爱儿童)”等15类便民服务。水星台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晓琳介绍,截至目前,社区已开展义务维修、关爱帮扶等活动13场,办成居民身边小事实事50余件,商议出台公约规章5项。水星台社区“家”的味道越来越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红链治理”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樊城区中原街道办事处铁路社区近半数常住人口超过60岁,流动人口数量是常住居民的两倍,长期面临特殊人群多、业态分布杂等治理难题。
近年来,铁路社区聚焦居民需求,集中力量抓党建、优服务、强治理,推动形成了以“红链治理”为品牌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通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成立了“铁哥们”“铁娘子”综合志愿者服务队及“铁心”志愿服务突击队,凝聚159名居民骨干成为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以小区为单位组建了14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家电维修、教育托管、法律咨询等服务。志愿者们的服务时长可转化为“爱心积分”,用于兑换服务或在社区内享受购物折扣。
如今,铁路社区已吸纳志愿者890人,形成了“火车头”“和谐号”“老铁了”等具有鲜明铁路特色的服务队,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社区治理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红色引擎”
打造商圈党建新模式
位于樊城区中原路的领秀中原商圈,现有商户和企业近300家、从业人员近千人,其中党员83人。
领秀中原商圈坚持党建引领,根据服务对象情况设置了4个党支部,将46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商圈综合党委,实现了党员“组织安家、思想安心、岗位安业”。商圈综合党委在卖场推行党员商户“星级管理”制度及党员店长“育苗”机制,并安排楼层党小组开展消费纠纷及商户矛盾调解工作,累计处理各类消费投诉、纠纷124件。
领秀中原商圈综合党委书记、襄阳市居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薛诚介绍,商圈综合党委引导83名党员和46户党员示范商户领任务、亮承诺,结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人,新发展党员8人。商圈内90%以上的商户已在此经营10年以上,通过以基层党建赋能商圈管理,缔造了蓬勃发展的“美丽商圈”。
专家点评
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到身边小事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樊城区的生动实践充分说明,无论是在乡土村落、都市社区还是繁华商圈,基层组织都要紧紧抓住民生诉求,充分凝聚群众共识,激发群众的参与效能感、归属认同感、生活幸福感。
“强县工程”中的“樊城实践”紧紧围绕县域城镇化,以构建服务农民、辐射县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探索出了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王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