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省份。7月28日-30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湖北荆州举办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培训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实用技术,切实加强农田建设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队伍建设。
田成方路成网 日子越来越好
在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花台村,一条900米长、5米宽的排灌渠正在修建,今年9月底竣工后,该村800亩高标准农田将呈现出“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沟相连、渠相通”的美丽田园风光。
“过去地块分散、高低不平、水利失修。”天门市黄潭镇花台村村书记张明星感叹,“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小田变大田,如今田地平整、水利设施配套齐全,旱能浇,涝能排,机械化种收,日子越来越好。”
整齐划一的机耕道规范分布在每块方形的田地里,时钟式喷灌圈伸开双臂,近百个喷头均匀喷水,沃土上的夏大豆如沐甘霖,茁壮成长,处处洋溢着现代农业的气息。
张明星说:“项目建成后,我们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节约了生产成本,亩平可增收200元。”
近年来,湖北省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3700万亩,确保粮食、重要农产品任何时候都可以产得出、供得上,牢牢稳住粮食安全的基本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合力共抓高标准农田升级
“道路不通,地块分散,不是旱就是涝,看天播种、靠天收粮。”这是很多农田整治建设前的真实写照。种粮户宁可将责任田抛荒、闲置,也不愿流转收钱。如今,机耕道通到家门口、水泥渠修到田中央,抛荒地成了连片田、高产田、“吨粮田”,成为田野的希望、乡村振兴的抓手、“三农”的未来。
然而,回首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走过的路,并非平坦。市场原因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乡村农田整治推进参差不齐;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经济需求对接融合发展不够;相关管理部门呈“五牛下田”之势,难以形成合力。
湖北省转变农业发展观念,凝聚共识,紧紧围绕千湖鱼米之乡、特色农产品大省做高标准农田建设文章。融合协作,发展提速,打造优势农业产业。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一直是农民的期盼,在一个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已然梦想成真。
公安县章庄铺镇欣荣村村部,109位村民在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见证下,领到了第四季度在合作社打工的工资和各种奖补分红,共计130多万元。
试点示范作用立竿见影,农民眼见为实,主动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流转。初具规模的69个高标准“梧桐树”,引来了市场主体,引来了生态农业,引来了虾稻连作、生态果蔬等特色产业的“金凤凰”。
高标准农田建设促成全省形成大农业田块、大交通网络、大水利格局、大产业模式“四大格局”。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让种植户无论是自己种植、增产增收,还是流转土地、打工挣钱都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高标准严要求 拧紧质量阀
把好农田质量关,是摆在面前的严峻考验。一个项目就是一份考卷,一个工地就是一个考场。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出亮点、出精品、出成效,湖北各地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当阳市建立项目监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当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监管平台”,调整充实平台内涵,依托项目平台,做实项目工程工序报批审批流程,充分发挥平台“千里眼、顺风耳”的推进作用。
襄阳市襄州区最值得称道,健全多元投入、奖励激励、运行管护、日常监督机制,让农田标准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相衔接,高效率推进项目发展落地,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探路人”。
湖北已初步建成20余万亩“生态好、农田美、产品优、农民富”的绿色生态农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绿色供给、休闲体验、生态服务等多功能目标,为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硬支撑。
农田,在一系列“整容级”的高标准绿色农田项目改造下惊艳换新颜。“巴掌”连成片,高效高质高产、宜业宜居宜游,绿色生态田园呼之欲出。
(责编:关喜艳、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