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晚,华灯初上,光影里的长虹路商圈霓虹闪烁,人潮涌动。
作为襄阳市地标性消费集聚地,长虹路商圈每晚都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消费。智能导购、云货架、智能送餐机器人、电子设备以旧换新自助评估机等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停车系统的深度普及,是消费者青睐长虹路商圈的重要原因。
数字化时代,商圈想要脱颖而出、引领消费,就要扎根城市商业集群“抱团取暖”,不断丰富商圈数字“智享”功能。
“近年来,樊城区着力激发商贸消费活跃度,推动武商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提档升级,培育首店首发、网红潮店、体验消费等新业态,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加速数字化场景营造。”樊城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清平说。
近日,长虹路商圈及长虹路民发广场凭借卓越的智慧化建设成果,入选首批省级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名单。何为“智慧商圈”?在大数据赋能下,新消费、服务、治理如何融合创新?日前,记者走进长虹路商圈一探究竟。
“我很喜欢来长虹路逛街,好邻居超市菜品齐全新鲜;买衣服和化妆品首选武商购物中心,全部是旗舰店,保质保量;吃饭可以直接到民发广场四楼,而且这里可以‘云购物’,便利快捷。”市民李女士和朋友正在民发广场用智能机器人线上点单。
据调查统计,民发广场消费者满意度和经营者满意度达95%以上;智慧化改造后月均到店客流量达到百万人次,同比增长20%,月均营业额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18%。
庞大的客流量对于商圈管理者来说是一场考验,但在大数据持续赋能下,民发广场管理井然有序。
“我们在公司总部建立60平方米标准机房,使用超融合技术建立私有云数据中心,安全等级规划为二级等保标准,搭配腾讯云、天翼云分布式搭建系统数据环境。同时,搭建开放式数据接口平台,可与市场主流经营平台、支付平台、服务平台进行数据对接交互。”民发广场管理运营机构襄阳市汇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年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目前民发广场以数字化中台为核心,将商业运营管理系统、全域Wi-Fi系统、CRM系统、POS系统、客流系统、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等进行了底层数据标准化,将各系统的数据与业务场景流转打通,可以更高效、准确地为消费者和经营商户提供服务,同时及时向公安、消防、交通等应急管理政府部门报送信息,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智慧化”不仅提升了管理能级,更为消费者和商户织就了一张“安全网”。
把客流从线上“拉回”线下,把消费从网络“还给”实体,樊城区越来越多商场意识到智慧化改造的重要性。未来,樊城区将持续发力做大做强智慧商圈平台,创建更丰富的智慧服务场景,提升武商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运用智慧营销的能力,推动各商圈瞄准国际化、时尚化的发展方向,建设一批融合新兴科技的公共空间,让历史与现代、潮流风与烟火气相融合的樊城更具魅力,同时深度融合政务智慧化应用建设,让便民惠企应用更方便、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