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段懿瑞)从1988年到2022年,他从事审判工作34年,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从基层法庭、立案庭到刑事审判庭,从家长里短的民事纠纷到涉黑涉恶的刑事犯罪,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即使身体因长期办案造成腰椎颈椎严重老化,依然战斗在审判一线。一份份判决书、一面面锦旗是他秉公办案、公正司法的真是写照。
他就是襄阳市樊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一级法官阮桥,曾获湖北省法院系统个人二等功、襄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襄阳市优秀政法干警、襄阳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个人嘉奖等荣誉,其所带领的刑事审判庭被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记集体三等功,获襄阳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体嘉奖。
司法为民践初心
1988年,年仅18岁的阮桥怀揣着当一名法官的梦想,参加当年的湖北省招干考试,以襄阳法院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法院,被分配到当时的樊西区法院办公室,一干就是七、八年,虽然没有在审判一线工作,但他干一行爱一行,由他负责的文件保密、打字和其他杂活,照样干的出色,从未耽误过同志们交来的文件法律文书,打印文书及时干净整洁,文件从未丢失,保管的材料整整齐齐,档案工作达到省二级标准,大家都对这名新来的小伙子竖起大拇指。1991年,被襄阳中院记个人三等功。当然,他并没有因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出于对为民办实事的信念、对梦想的执着,非法学专业出身的他通过向书本学、向老法官学、向审判实践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连上级法院的同志也说,从卷宗里能看到这名干警工作认真负责、爱钻研。
1999年,他被分配到了王寨法庭,受理的案件大多是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相邻关系和土地流转等类型,这些貌似看起来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是他不敢存有一丝一毫的轻视心理,因为他深深的明白,普通群众的家庭稳定和邻里和谐都是由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组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矛盾激化、群体性纠纷和涉诉上访事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为此,他时常感到焦虑不安,担心办错案、担心投诉信访,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法官这一职务,于是他就经常从网上、书上和报纸上收集一些案例,供自己学习和与庭里其他同志交流。连上级法院的同志也说,从卷宗里能看到这名法官工作认真负责、爱砖研。
2015年年底,周某以相邻权纠纷为由起诉到王寨法庭,原被告双方矛盾尖锐,积怨颇深。阮桥为顺利化解矛盾纠纷,多次踏进了当事人家门与双方谈心。
第一次,当事人不愿调解,甚至拒绝与他沟通,他碰了一鼻子灰。
第二次,当事人同意沟通,但是无论他怎么进行劝解,原被告双方都不同意和解,并表明“法官又不是当事人,根本无法体会我们的心情”,他又无功而返。
当他风尘仆仆的回到院里时,庭里的年轻人都劝他“庭长,您还是别去了吧”,作为庭长,在别人看来有些事情确实不需要他亲力亲为,但是阮桥仍然不肯放弃,原被告双方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他深刻明白“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如果矛盾无法化解,不仅不利于邻里关系,也会影响到其他居民。但是为什么双方始终不愿化解矛盾呢?为了弄清情况,第二天他便开始到社区走访协调,仔细询问原被告双方以前的关系,分析双反不愿和解的原因,抓住重点、谋划解决方案,并找到双方亲友请其出面做工作。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走访调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辛苦努力下,当他再次与当事人沟通时,双方当事人被阮桥的真情和辛勤付出所感动,最后周某撤回了起诉,两家握手言和。
诸如此类需要反复协调的案件还有许多许多,但他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就这样在法庭一干就是19年,法庭的同志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还在坚守,除了要求增加人,从未向领导提过什么自身的要求,每年的结案数依然位居前列。他常说,“我们也是百姓子女,对群众态度好一些,也有利于工作,都是分内的事情。”没有高大上的语言,只有默默无闻的工作,阮桥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一名法官的为民情怀。
秉公办案护稳定
2019年10月阮桥转岗到刑庭工作,继续发扬在民事审判的优良作风,他深刻认识到“刑事无小事”,刑事案件的审理关系到公民人身、经济、政治等各方面自由和权利,甚至有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在办案工作中,他要求全庭办案人员仔细审查证据材料、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积极调查取证、尊重包括被告人在内的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人格、保障其人身权利的实现,做到仔细审查、全盘考虑、认真区分、严格执法、罚当其罪。
2020年,在张某等9人恶势力犯罪案件中,阮桥带领团队开启“5+2”“白加黑”工作模式,满负荷运转。他将大量的功夫花在庭前,将宝贵的庭审时间集中于查明事实及审查证据上,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看卷宗。通过对案卷材料细致地审查、对繁杂的证据材料进行抽丝剥茧,组织公诉人、辩护人开好庭前会议,抓住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论证,阮桥迅速全面掌握了案情、厘清了审理思路,为案件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案恰逢疫情期间,被告人坚持要求面对面审理,不同意视频开庭,阮桥积极向院领导、区委和上级法院寻求支持,加班加点起草开庭疫情防控措施和庭审方案,从押解、审理、辩护到宣传、后勤、安保等,将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囊括在内,确保庭审过程万无一失。针对被告人在庭审当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公诉机关补充提交的证据,阮桥又和检察院的同志一同赶往宜城看守所对被告人张某进行质证,充分保证当事人权益。历经了长达150多天的战斗,最终,张某等9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到了应有惩罚,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更好的战斗成果。
除了办案外,阮桥还承担着扫黑除恶的联络工作,他先后起草工作实施方案、通知等文件40余份、撰写工作汇报、整改报告70余份,建立并完善案件台账、线索摸排台账和档案资料28盒,动态跟踪案件进展,实时反映案件情况。繁杂琐碎的工作丝毫没有影响他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热情,始终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作为精神追求,以担当书写忠诚,用奋斗诠释热爱。
无私奉献显温情
2020年突然爆发的疫情,打乱了生活工作的节奏,阮桥在上级发出号召后,立即下沉社区“双报到”,他白天在单位包保社区执勤,对进出车辆及行人进行测温、登记,对遛弯、聚堆的人群进行劝返,帮助小区居民购买药和生活用品,宣传防控隔离政策等;晚上又在居住地小区挨家挨户进行测温登记。每天回到家时,都已是深夜,但是他仍旧无法安睡,除了疫情外,他还牵挂着工作,他所承办的张某、周某、莫某三人涉嫌保险诈骗罪一案,因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开庭,但三名被告人的建议刑期即将届满,阮桥觉得不能因疫情就这么耽误下去,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被告人的权益。
阮桥经请示,决定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对于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需要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那么,关键就是和家属取得联系。为了节约时间,当天,阮桥一大早上便赶到单位,与其中一名被告人的辩护人电话联系,告知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辩护人连连称好,并提供了三名被告人家属的联系方式。当他和家属终于联系上,家属们表示非常感动,但是疫情防控无法出小区,家属们怎么出来签署保证书又成了问题。阮桥又与家属所在社区工作人员电话沟通,开始社区并不同意,在这种关键时刻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阮桥也明白社区的难处,于是又一一向社区解释,在双方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社区人员终于同意可以出具证明予以放行。他赶忙起草证明,联系办公室工作人员打印、盖章之后,微信传给社区人员,三名家属这才终于获得了“通行特许证”。
由于其中一名家属家住二汽,因疫情防控需要,出入小区不能开车,公交也大多减半发行,需转两趟公交才能到达法院,阮桥一边与该家属联系,提醒家属不要着急、注意安全,一边与看守所的工作人员联系说明情况,就这样一等便等到了下午5点左右才等来三名被告人家属一同前往看守所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虽经历困难重重,但三名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被告人纷纷表示“我做错事这段时间已经感受到法律冰冷的制裁了,感谢法官让我在这种特殊时期又体会到法律的温情。回家后我会遵守防控规定、法律规定,将来好好做人。”
法律无情人有情。作为一名法官,在公正执法的同时,也要传递司法温暖,体现司法关怀。
清正廉洁铸法魂
在当事人和律师眼中阮桥是一个不好说话,不懂变通、死心眼的人,外表瘦弱内心却是一个有“刚”力的人。他始终认为公正办案,廉洁是根本。作为刑事审判庭的法官且是部门负责人,他身处审判一线,每年承办的案件两百余件,所接触的当事人形形色色,但阮桥深知审判工作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司法权威最直接的体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法院整体形象。所以,在审判工作中,他时刻要求自己严格恪守法官的职业道德,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坚持做到心不动、眼不红,手不伸。在他眼中,法律框架内没有金钱、人情可言,唯有讲事实讲证据,不断追求公平和正义,他始终做到“三不为”,即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他常这样说: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只是努力使自己保持中立的态度,保有一颗平常心态。
如今,当年的小伙已人到中年,现在又传、帮、带,为法院的明天贡献力量。青丝已染白发,这34年,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还有那一颗热爱忠诚法官事业的心。
(作者:段懿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