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人大代表亲历的10个第一次
襄阳市人大代表、樊城区人大代表 王遵义
1984年,我进入原襄樊市郊区高庄村委会工作,1990年9月当选郊区人大代表,那年我24岁。1996年襄樊市区划合并后我连续7届当选樊城区人大代表,连续5届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襄阳市第14-18届连续5届人大代表,第17-18届连续2届任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34年的人大代表生涯,见证了许许多多难忘的场景,留下了许许多多深刻的回忆,特别是我当人大代表亲历的10个第一次,已然定格成记忆河流中的一捧捧浪花,撰文忆之,以此献给伟大光荣的人大代表大会制度成立70华诞。
第一次参加人大会议选区长。1991年1月,我第一次当选代表参加郊区人大第三届一次会议。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的会,感觉到很新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时的区长候选人是郊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建一同志,从简历上了解到,他任职经历很丰富。在选举投票那一刻,我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自己一个农村娃子,带着选民的嘱托和期盼来选举当家人,无比自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亲历选举区长的高光时刻,让我真切体会到“选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选民”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辜负选民的信任,一定要与选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望,一定要敢于为选民的意愿和利益举手发声,始终做到为民代言、为民办事、为民解忧。
第一次被大会确定的议案。2002年1月,樊城区召开第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当时代表们不驻会,第三天晚上八点多,我接到了区人大代工委主任马志典的电话:遵义同志,你提交的修建刘家埂路改善师生行路难的议案被大会确定为议案,请现在赶到大会议案组陈述情况。记得我当时现场画了一幅草图并介绍,刘埂路是一条长约600米的泥巴路,南与松鹤路相连,紧邻松鹤路小学出口,北与建昌路相连,紧邻建昌小学大门。这条路坑洼不平地势低,遇到雨雪天气,泥泞难行,接送学生的家长意见很大,迫切需要修建此路。后来这份议案被大会确定,修建刘埂路被政府确定为基础建设项目,第二年上半年落实到位。我体会到,只要真正眼睛看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才能与群众产生共情,替群众建言发声。此后,我在樊城区人代会又相继领衔提出了《关于加强创新创业工作,激发樊城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议案》《关于“加快城区老旧市场转型升级、助推区域商贸中心建设”的议案》《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助力打造全周期管理樊城样板的议案》《关于加强落实樊城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措施的议案》等议案都被大会确定为正式议案。
第一次和市委书记一起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1月,我参加了襄樊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分组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时,市委书记田承忠参加樊城代表团会议。轮到我发言时,樊城区委书记吴方军介绍说:这是来自基层社区的代表王遵义,请谈一谈对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次与市委书记面对面,非常紧张,不敢说也不会说了,语无伦次,简单支吾了几句。田书记看到我神态紧张,笑着对我说:我也是一名普通代表,来这里就是想听听基层的声音,别紧张,随便聊。田书记的话让我顿感放松,我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解决民生实事的问题,汇报了樊城区建设路、汉江路、松鹤路等主干道路灯间距大,灯泡暗和居民小区内的小巷没有路灯,居民出行不便,“两抢”案件高发的情况,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田书记听后点评说:讲得不错嘛,有情况,有建议,路灯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此后不久,襄樊市城区大范围实施亮化工程,无灯、暗灯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第一次参加市代表履职培训班。在我的印象中,市、区人大非常注重代表的履职能力建设,每一届每一年都有各种形式的培训。2006年9月27日,我第一次参加了襄樊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培训班。培训实践环节,我了解到全市社区居委会都面临工资发放压力大,社区正常退休人员不能办理退休手续,社区工作者不能正常交纳医疗保险等情况,在市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落实社区工作者工资及“两险”的议案》,建议按时按新的标准落实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费用,以解决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被列为大会议案。通过持续的努力,我提出的议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使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地位得到确认,工作待遇得到提升。
第一次获评优秀建议。2009年4月8日市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襄樊汉江三桥建设的建议》。当时,虽然翻修了一桥,新建了二桥,但一桥窄,二桥堵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已影响到市民的出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急切盼望能加快三桥施工,早日通车。我提交的建议被大会评定为优秀建议后,引起了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时任人大主任高全民同志视察三桥建设时,市交通局通知我作为建议提交人到现场参观,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先进的架桥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想到人民群众的愿望即将实现,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2013年9月29日,汉江三桥正式通车,一举创造汉江上桥梁最长、主塔最高、跨度最大三项之最。同时,汉江三桥连接襄、樊两城的经济和政治区域,建成后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2024年4月26日,襄阳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全面建成通车,标志着襄阳外环快速路的真正形成,市委、市政府规划的“四城一心”总体城市格局正式形成。
第一次当代表活动小组组长。2010年,樊城区汉江街道共有人大代表30名,其中市级代表5名,区级代表25名,分为3个代表小组,我被指定为第一代表活动小组组长。由于工作岗位不同,居住地分散,代表们集中开展活动没有固定的场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履职。时任樊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太平对我说:“遵义,你是组长,就在高庄试办一个“人大代表之家”,方便代表们集中起来搞搞活动。”当时没有创办的经费物资,代表们发动后,纷纷慷慨相助,很快“代表之家”就实现了“七有”“五规范”,并建立完善了代表承诺制度、接待选民制度、向选民述职制度和选民评议制度等10项制度,组织开展了评选党建之星、助学之星、帮困之星、就业之星和共建之星的活动。2014年在襄阳市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大会上,我以代表活动小组组长的身份交流了“人大代表之家”的做法。2022年开始,全面建立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由此,我亲历从代表之家第一活动小组组长再到联络站第一代表小组组长的身份变化,也见证了人大工作向下扎根,向上发声的基层民主实践。
第一次参加湖北省立法听证会。2016年4月26日,我受邀以陈述人的身份参加《湖北省物业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虽然会前我认真学习了《湖北省物业条例(草案)》,并就听证的内容进行了准备,但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听证会,还是有些紧张、激动、忐忑,入场查验身份时连身份证也忘了带。时任市人大法制委员会杨军主任见到我说:“你是人大领导确定的首位陈述人发言,代表的是襄阳形象,别紧张,好好讲。”会上,我就《湖北省物业条例(草案)》中的报告程序、招投标方式、车位规划、收取保修金等六个方面第一个准确清晰的陈述了意见和建议,开了个好头。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鸣同志在点评时讲到,这次听证会很成功,代表性强,提的意见建议很有价值,是开门立法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同年10月1日,《湖北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实施。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对如何收集民意,如何表达民意有了更完整的体验,为后来组织并参与的基层立法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22年9月2日,我参加了全国人大立法调研组来襄,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二审稿)》召开的立法调研座谈会。我提出的“关于增加鼓励、奖励公民举报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条款”的建议也被吸收采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条款之一。
第一次走进代表委员通道。“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在专设的通道上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已成为回应群众关切,释放利民信号、展示代表风采的热门环节,社会关注度很高。2020年1月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我第一次走上代表通道,就老旧小区改造接受电视台记者当面采访。并从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规划引领、确保落地落实,坚持走群众路线,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就破解物业管理难题,加强小区治理谈了想法,直播社会反响较好。2024年1月,襄阳市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我再次走进代表通道。建议整合利用社会资本,充分开发废旧铁路资源,通过新建文化体育、商业开发、停车充电设施,建设小尺度,微景观的项目,形成具有生态活力、时光记忆、城市温度的共享城市空间。同时,《关于科学利用工业遗产推进城市更新,打造便民利民“生活秀带”,全力提升樊城区城市品质的议案》被确定为本次大会议案。
第一次担任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点长。2015年7月,襄阳市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确立为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同年底,高庄社区被第十六届市人大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如何为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建言献智,怎样带领群众搭上立法直通车,在家门口参与国家立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我作为立法联系点的点长带领工作专班边试边干,探索形成了“1234”工作法,即建立一个构架,坚持两个原则,畅通三个渠道,落实四项任务。2016年12月,联系点第一次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了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社区居民和法律工作者20多人出席会议。大家发表意见和建议23条。2016年以来,先后就《民法典及各分编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等63部法律法规草案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整理上报207条。我们的做法受到了全国人大和省、市人大的肯定,上海、江苏、吉林、四川、新疆等30多个兄弟省、市、区、县人大先后组团到高庄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观摩交流。
第一次确定为市人大社会建设基层观察点。今年年初,高庄社区被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确定为社会建设观察点试点单位。我先后3次外出学习考察,回来以后,立即组织两委班子传达了学习考察的情况并商讨出“建好一支观察队伍、打造一个观察阵地、做好观察三组动作”的试点方案。4月23日,高庄社区首次开展社会建设观察活动,针对一季度12345热线关于社会保险类诉求激增的情况,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社会保障专业第三代表小组部分成员、市社保办、樊城区人社局、医保局、卫健局、汉江街卫生服务中心、正康医院、爱尔医院、部分社区代表,就居民养老金未认证导致停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过高、报销比例未增长、医保定点医院选择、医保缴费数据共享、DIP结算等有关事项面对面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和建议,整理汇总后,编发第一期社情观察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吉虹调研全市社会建设观察点工作推进情况时,评价高庄行动快、有特点、思路清、很规范、成效好。
心有所属,不惧路遥!踏上新征程,我将继续秉持为民初心,乐与群众同甘苦,善为群众鼓与呼,在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和切实为民办实事的基层民主实践中,不断夯实民主之基,践行民主之力,积累民主之势,做一个勇往无前、乐于奉献的群众代言人!